一直以來,每天都有許多寶媽咨詢:如何開啟寶寶的英語啟蒙?每次聽到這類問題,我都恨不得把我10年來積累的經(jīng)驗和盤托出,又是路線圖,又是具體操作方法,聽上去非常專業(yè),但是正是因為太“高大上”,很多英語小白父母依然覺得非常迷茫,不知道該怎么操作。
阿卡索外教網(wǎng)是當前眾多培訓機構(gòu)中口碑比較好的一家,外教都是來自英美等英語母語的國家,口音非常的純正。而且,他們的性價比也超高,一節(jié)課折算下來不到20塊,是大部分學英語的最佳選擇。分享阿卡索的免費試聽課,你可以試聽試聽:
http://m.cn-hb.com.cn/lps/lp4.htm?search=4036750
01小孩子是怎么學中文的,就如何學英語
中國父母自古以來比較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,甚至是胎教一說古已有之。在寶寶出生之后,媽媽都會選擇一些比較押韻的兒歌唱給孩子聽,寶寶聽了這種押韻的兒歌會比較興奮,甚至手舞足蹈。
英語啟蒙也是如此,在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,聽兒歌是非常有效的語感啟蒙方法。比較優(yōu)秀的英文兒歌有:Wee Sing系列、Mother Goose's Nursery Rhymes(鵝媽媽童謠)、Super Simple Songs(簡稱SSS)清華語感啟蒙等。其中很多兒童都是可以和寶寶邊唱邊跳的,經(jīng)過肢體動作的參與,兒歌記得更牢固。
除了兒歌之外,寶寶學中文最常見的方法,就是聽看爸爸和媽媽說話。毫無疑問,如果只是純粹的語言輸入,即使是媽媽說的話,對孩子來說也猶如天書,雖然悅耳,但聽不懂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媽媽會通過圖片或者實物,邊指邊說,幫助寶寶建立音形義的聯(lián)系。
02寶寶是如何開始說話的?
第一,先是聽。在寶寶5個月左右的時候,媽媽天天對寶寶說,叫媽媽,叫媽媽。寶寶天天聽,聽了幾百次之后,就知道了媽媽的意思。
第二,再模仿。當寶寶的發(fā)育器官逐漸成熟之后,就開始模仿爸爸和媽媽的話,對他來說,模仿父母說話是一種游戲,是一件有趣的事情,而并不是在學一門語言。
事實上,英語也是這么學的,先聽說,后讀寫。在一些實物、圖片或肢體動作的輔助之下,大量地聽媽媽或老師說,慢慢理解的語言背后的意思,然后再開始模仿父母說英語。
說到英語口語輸出,許多人存在一個誤區(qū),認為只有在大量地聽之后,積累上千聽力詞匯,才能開始輸出。其實,語言的輸出是需要正確的引導的。例如:媽媽在演示了幾遍Wash your hands(洗手)之后,就可以一邊洗手,一邊對寶寶說:Wash your... ?連續(xù)幾遍之后,寶寶就會自己開始說hands,或是Wash your hands了。
在英語里,這種引導式教育方法,有一個專門的術語,叫做“TPR教學法”,其核心就是父母說英語,孩子做動作。我們的日常生活用語大概就一、兩百句,只要父母將這一、兩百個“英語啟蒙TPR閃卡”搞熟悉,寶寶的英語聽說就入門了。
以上就是我總結(jié)的英語啟蒙的方法,家長趕快收藏吧!
評論